24、少年王冕(第二课时)
执教:岳瑛琪
教材: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
教材分析:
这篇课文节选自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一回。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冕家境贫寒,从小替人家放牛,但仍不忘读书学习。他善于观察大自然的美好事物,刻苦学画,终于成为“画荷花的高手”,家境也逐渐好转。赞扬了王冕孝顺懂事、勤奋好学的良好品德。
学习目标:
1.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背诵第五自然段。
2.通过抓住王冕的语言、行动、心理,以及填补文中空白,深切感受王冕勤奋好学、孝敬母亲的品德。并产生深刻认识王冕的欲望,自觉走进名著《儒林外史》。
3.在对语言文字的揣摩过程中,提高分析、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;在课堂交流过程中,提高口头表达能力。
4. 掌握按时间顺序,抓住重大事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。
教学重点:通过重点语句的品析,感受王冕孝顺懂事、勤奋好学的优秀品质,进而使思想和情感再一次得到净化与升华。
教学难点:体会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。
教学方法:
创设情境法,通过课文文字、图片、语言、视频等,创设情境,感受王冕刻苦勤奋的好学精神,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。
以读代讲法,通过多方位反复的朗读,让孩子明白雨后美景描写在文中的作用。
教学准备:多媒体课件
教学过程:
一、整体感知,导入课文
1、概括主要内容。
导语:同学们, 我们继续学习24课 板书课题 提醒冕字写法 (生齐读《少年王冕》)。
2、、通过上节课的学习,你知道课文主要抓住了王冕少年时期的哪几个年龄段来写的?(生:七岁 十岁 十三四岁 十七八岁) (出示幻灯片)
你能根据时间联系事件,概括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吗?请同学们边回顾课文边试着概括。
出示:七岁 —父亲早逝 靠母读书 十岁—无奈放牛 偷空看书 十三四岁—立志画荷 成为高手 十七岁—画画读诗 载母尽孝)
刚才我们概括文章的方法叫“时间、事件串联法”。今后我们在遇到写人文章的时候,如果有比较明显的时间线索,可以试着使用这种方法。
通过刚才对王冕成长经历的回顾,你觉得王冕是个怎样的孩子?爱读书、孝顺、勤奋、有志气、懂事、勤快(板书(大一些):孝、勤)指着解释:孝就是孝顺懂事。勤就是勤奋好学。 板书
二、精读课文
过渡:我们知道认识一个人,要从他的语言、动作、心理来加深印象,这节课,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,走近少年王冕的内心世界,看看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?
1、出示学习提示:
2、自主学习:
独立思考:3分钟 小组交流2分钟
3、交流
我想通过刚才的默读、圈划、交流,你对王冕的孝顺、勤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,
(一)孝顺懂事
百善孝为先。我们先来说说王冕孝顺懂事的句子。
第二自然段:最后一句 “闷得慌、快活些”:
生:他这么说其实是在安慰母亲。
你从哪体会到他是在安慰母亲呀?他到底想不想不想在学堂里读书了? 你从哪看出他想读书的?
生: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? 好,这是第一个证据。除了这一段还可以从哪看出来?
生:第四段 舍不得花 买旧书。
为了安慰母亲,想去学堂读书却故意说去学堂闷得慌,想学习却说放牛倒快活些,这其实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呀。如果你是王冕,你会用怎样的语气来对母亲说这段话呢?
孝有许多形式,在这里,替母分忧,一句安慰的话就是一种孝。
老师情不自禁想起古人的一句话:“劳苦莫让爹娘受,忧愁莫让爹娘耽。——出自《劝报亲恩篇》”
这说的不就是这种孝行吗? 一起读读感悟一下! 齐读
过渡:文中描写王冕的孝心的句子应该不只这一处,谁有补充?
第三自然段:“一 一答应”
什么叫“一 一答应”为什么要一一答应?此时的顺从也是孝呀!
师:读书就要这样,关注一词一句,去体会文字背后的含义。
第四自然段: “总舍不得”
王冕的这片孝心正应了古人的这句话: “好饭先尽爹娘用,好衣先尽爹娘穿。”——出自《劝报亲恩篇》
让我们来读读把这种孝心印在我们心上。 齐读
“陪伴父母”你从哪个词体会了王冕的孝顺? 陪伴
我们大家想想王冕在陪伴母亲时会做些什么?你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?
多么温馨感人呀,在这里,陪伴能让母亲感到快乐幸福这也是一种孝。在课文里还有一处也提到了陪伴。
第六自然段:“得了钱,就买些好东西孝敬母亲。”
第七自然段:“春光明媚的时候……”说说你的理解。
是呀,此时的王冕已功成名就,但仍不忘陪伴母亲,令人敬佩。
相机引出:视频
你们现在还小,父母总陪在你们身边,你们觉得很幸福,可能你们意识不到,有你们的陪伴,父母也会觉得幸福呀。同学们,随着你们年龄的增长,父母会渐渐变老,对于年老的父母来说,有儿女常常陪伴在身边比什么都重要啊!
此时你们对孝敬父母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此时你想说些什么?
是呀,对于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,孝顺更应该关注父母精神层面的需求。其实在生活中孝顺也许只是父母忧愁时一句安慰的话,也许只是父母孤单时有你在身边陪伴,也许只是你作业本上的一个全优,也许只是你期末拿到的一张奖状。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孝行却能给父母精神上带来莫大的快乐,就像刚才同学说的努力学习也是一种孝顺。
(二)勤奋好学
接下来我们来说说王冕的勤奋好学的句子吧。
第四自然段: 第二个“舍不得花”
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王冕的勤奋好学?舍不得 偷空 旧书
师:我相信王冕的成功和他幼年时期的热爱读书是分不开的。
第六自然段:第一、二句:攒下来的钱买颜料 三个月之后,便争先恐后来买
这三个月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三个月,这三个月王冕一定付出了许多艰辛,从中你读到了什么?
师:没有这种刻苦,哪有这么大的长进呢?
第七自然段:每天画些画,读读古人的诗文。 已经成为画荷花的高手,还坚持练习不忘读书。活到老学到老。
总结:王冕的形象在你的心中是否更加鲜明了呢?在生活的磨练下,王冕正是踏着孝顺懂事、勤奋好学两块人生基石,从小小放牛娃成长为千古传诵的人物,最终成就了他传奇的人生。《中国历史名人传》中对王冕提出了很高的评价。 齐读
(三)品读雨后美景
过渡:同学们,我们知道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,可课文却出现了一大段景物描写,这是为什么呢?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吧!
1、这一段景物描写在课文第几段,你找到了吗?
非常好!你能读出来吗?其他同学看,是否和你找的一样?生读。
2、是这一段吗?我们一起细细品读一下,边读边想象画面,看这一段描写会带给你怎样的感受?
(这里的荷花很漂亮!)看来你对荷花情有独钟啊!(很美!)你的感受,简单明了!(让人很舒服)你说出了自己的体会,真是读的入境了。(这个地方山清水秀,让人心旷神怡!)你竟能用成语表达感受,真棒!
同学们说这么多美好的感受,能通过你的朗读读出来吗?齐读
3、为了让你们感受的更加真切,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图片,想不想看,我们一起来欣赏下吧!(配乐放课件
4、音乐美,图片美,这雨后景物怎一个美字了得!看到这一切你觉得王冕印象最深的景物是什么?(荷花)请你找出直接描写荷花的句子?(生找,读)读的不错,但这样的荷花不足以吸引王冕,谁能读的更美一些!(生再感情朗读)我已经这荷花深深吸引了。 齐读
5、老师有个疑问,王冕是第一次在这里看到荷花吗?(不是)可为什么单单今天的荷花让王冕如此印象深刻呢?(因为刚刚下过雨,荷苞上雨点晶莹透亮,显得荷花更美)是啊,雨点如珠链点缀荷花,确实很美。还有呢?(因为黑云......)(颜色美)是啊,正是有了这些景物的衬托,荷花才显得如此娇嫩欲滴。
看到这雨后美景,王冕产生一个重要的想法,是什么?(我何不画上几笔?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?)改为陈述句。这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决定,从此王冕立下了学画的志向。说到这里,老师似乎明白了这一大段景物描写的意图,你们明白了吗?说说你的想法吧。
正因为王冕这份对梦想的坚持不懈,最后终于成为了一位成就很高的诗画家。也许是因为荷花和王冕的品格有相似之处,后人也用荷花来比喻他纯洁高尚的品行。
6、下面我们带着对王冕的赞颂之情,再来读读这段话,把这一段深深记在脑海中吧!
7、同学们,少年如花,给人以美的遐想;少年如歌,唱出许多人生的梦想。你们恰巧也到了这追梦的年龄了,你们该怎样做呢?记住:只要心中有梦想,总有一个契机会让你绽放。
三、作业布置:拓展阅读。
今天我们了解了少年王冕的故事,那么中年王冕、老年王冕又有哪些经历呢?据说他和邻居秦老汉之间、和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之间还发生了一些的故事呢。想不想知道?精彩内容全在这本书中。课下赶快看看吧。